您的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法治建设 >
邻水县:搭建为民“连心桥 ” “枫”景这边独好
www.ls.guanganpeace.gov.cn 】 【 2024-05-06 15:27:32 】 【 来源:四川长安网

  川渝高竹新区是川渝两省市共同批准设立的唯一一个跨省级新区,是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试验区。省市县法学会聚焦新区发展,让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打头阵、攻首难,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川渝高竹新区这片热土上,一道独特的“枫”景绚烂绽放。

  

  当好专家“调解员”   和谐春风“枫”飘香

  

  2021年1月28日下午两点,邻水县法学会收到来自高竹新区宝某达公司的一份申请表,要求派人解决多名农民工在新区管委会和其公司大门讨薪的问题。县法学会立即进行评估研判,经过讨论后,决定指派时任川渝高竹新区法庭庭长的张维作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组队调解该起纠纷。

  

  专家调解组火速赶往现场。在新区一家在建公司大门口,二十多个人把公司临时办公场所围得水泄不通,经了解得知,因为施工方和建设单位对于在建围墙的建设范围和付款额度产生分歧,双方僵持不下,局势“剑拔弩张”。

  

  这里刚到现场,那边川渝高竹新区管理委员会打来紧急电话,原来讨薪群体“兵分两路”,一拨人在这里围着公司,另一拨人则去川渝高竹新区管理委员会讨说法。

  

  一道难题摆在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面前: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不但会拖延工程建设进度影响入驻投产,更有甚者,造成负面影响,破坏新区营商环境。面对此种局面,既要依法保障民工和入驻公司的合法权益,又要维护发展大局优化营商环境,多重矛盾对立,此题何解?

  

  专家组商议按“123调解法”当好调解员。“1”是始终秉持一个法治初心,2”是兼顾双方合法利益,“3”是按照三步调解,一是“面对面”调解,二是“背靠背”调解,三是“情理法”融合调解。调解工作分工进行,始终抓住法律这根主线,依法调解,否则,离开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就无从谈起,“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之根本。

  

  第一步“面对面”调解,安抚双方情绪,细心倾听,双方都“明算账”。另一名专家组成员推选工人代表,组织到管委会调解室就坐了解情况,另一名专家组成员组织施工方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仔细核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设计图纸和签证单等材料。一位农民工代表认为:公司的建设工程分期进行,目前施工方把一期的围墙修好了就应该给钱,其他与我们无关。建设单位却认为要把所有的围墙全部修完才算完工付款。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围墙修完拨付进度款80%,竣工验收合格后拨付剩余的20%。”,对于“围墙修完”约定的范围不明确,设计图纸对围墙部分皆有分区设计,范围也不明确,双方理解不一致,对此分歧很大。

  

  第二步“背靠背”调解。专家组一部分在管委会做农民工的调解工作,张维则根据争议点组织查看施工现场,根据合同的约定内容以及现场实际施工进度进行界定。经过协商达成共识:建设单位欠付款项120余万元。

  

  第三步“情理法”融合调解。公司表示:“施工方拖延工期,投产延期,公司资金压力大。施工方和民工代表理解公司的难处,而且还要继续完成公司厂房、办公楼的建设,愿意让步。张维耐心劝说,于情,临近年关,领好工钱回家过年是每个人的善良愿望;于理,双方互谅互让,不应闹事,应消除矛盾,为双方着想;于法,坚持契约精神,符合民法典的规定,诚信为本。晚上八点半,经过一波三折,双方终于达成一致协议,公司拿出九十万给民工回家欢喜过年。

  

  当好法治“体检医生”   高竹热土“枫”正红

  

  高竹新区作为“同城融圈”的战略前沿,发展的“桥头堡”,面貌日新月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服务触角向前延伸,探索川渝两地共建的跨省域“高竹红”志愿服务队,坚守法治信仰,深入新区各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当好法治“体检医生”,为企业“把脉问诊”,抓前端治未病,建言献策,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去年10月,重庆渝北某公司起诉要求燕赵置业公司解除厂房买卖合同并退还购房款180万元,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起纠纷,园区将可能面临一波解约潮。

  

  邻水县法院与渝北区法院法官立马通过“高竹红”志愿服务队,多次到园区现场联合调解,加强与新区相关部门的联动协作,妥善化解了这起棘手的纠纷。事后,重庆河北商会会长、四川燕赵置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世成说:“有了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保驾护航,我们企业更加坚定了扎根川渝高竹新区发展的信心!”

  

  (包苗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雍剑波)


编辑:满新液
邻水县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