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 >
邻水县:党建引领省际边界治理 打造“渝邻红联体”品牌
www.ls.guanganpeace.gov.cn 】 【 2023-08-10 12:35:54 】 【 来源:广安日报

  黄霄 邻水融媒 张天文

  

  近年来,邻水县坚持党建引领省际边界治理,持续深化“渝邻红联体”品牌建设,创新工作载体和抓手,推动渝邻毗邻地区基层组织、群众服务共建共治共享,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边界地区发展优势和治理效能。

  

  强化党建引领 组织互动有深度

  

  8月6日,在邻水县高滩镇余家坪党群服务活动中心,来自余家坪村和重庆市渝北区大湾镇凤龙村的村民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交流边界乡村治理的想法。余家坪村党总支书记周绪成和凤龙村党支部书记张晓丽,在一旁认真做着记录——作为两地互聘的“名誉村干部”,正是他们组织了当天的“村民共同议事日”。

  

  为进一步强化渝邻两地日常协作,邻水县探索推行“名誉村干部”制度,联合重庆毗邻地区,将双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互聘为“名誉村干部”,建立“村民共同议事日”制度,把边界村级党群服务活动中心作为共同活动阵地,由“名誉村干部”组织两地村民代表定期碰头,共商乡村治理工作。不仅如此,“名誉村干部”还广泛开展“进家门、访家情”行动,及时摸清交界地带日常情况,引导两地党员共同做好治安巡逻、志愿服务等工作,联合收集解决矛盾纠纷、环境整治等问题,边界治理从曾经的“各管各”走向了大事小事“一起办”。

  

  互聘“名誉村干部”只是邻水县建设县镇村三级“渝邻红联体”的一个缩影。2020年以来,邻水县先后与重庆渝北、长寿组织部门联合开展“两园四镇”“长邻十三镇”联建,分级分类举办党政联席会议、座谈会等会议43次,建立“大事共商、要事共决、实事共办”机制,实施“渝邻边界地区协同共治十大行动”,协同解决大洪湖围占养殖、村级断头路等问题20个,查处各类违法行为62起,逐步构建起“党建引领,万物红联”治理格局。

  

  坚持群众导向 事务联办有温度

  

  “你看,这个系统集中收录了川渝两地的金融政策,还有附近各大银行的业务办理要求,只需要在系统上点几下,就可以办理,再也不用反复跑了。”近日,在川渝高竹新区渝邻红联服务中心,重庆籍商户李华菊向其同伴演示渝邻红联智慧平台操作流程。

  

  李华菊所说的渝邻红联智慧平台,正是邻水县在川渝高竹新区探索开展“党建引领行政跨区高度融合”改革,加快建设“渝邻红联服务区”的具体实践。

  

  “川渝高竹新区成立后,大量川渝企业和员工入驻。为顺应改革趋势,给新区企业、员工及周边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我们研究确立了‘红联四领’工作思路,‘渝邻红联服务区’应运而生。”邻水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渝邻红联服务区综合党委吸纳了政法、经信、医保等相关单位负责人担任委员,定期组织16家驻区机构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了用水用电、征地拆迁等问题20余个。”渝邻红联服务区综合党委书记刘强介绍。在综合党委的推动下,渝邻两地相关部门还共同打造“党心高筑·与邻并进”等党建品牌,组织党员骨干为新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3轮、全覆盖法律风险评估预警1100余次,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

  

  作为“渝邻红联服务区”的中枢阵地,渝邻红联服务中心不仅安排专人值守,为访客答疑解惑,还大力开展“智慧+”治理,开发出“渝邻红联智慧平台”终端系统,梳理形成“组织红联”“政务红联”等8大板块25类服务事项,全覆盖联动“四中心一庭”法治共同体、“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等驻区机构特色服务。截至目前,“渝邻红联服务区”内各驻区机构累计开展证件办理、法律援助等服务6000余件,惠及群众5200余人次,赢得新区企业和两地群众的广泛好评。


编辑:满新液
邻水县长安网版权所有